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根据省民宗委和市平安办等组织开展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的要求,年初以来我局在全市民宗系统进行了动员部署,深入开展了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全市民族宗教界迅速行动起来,围绕“增强法制观念,深化平安创建”主题,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原则,突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管理的重点,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综治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平安祥和社会氛围,确保了我市民宗领域的和谐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推动双月宣传活动有序开展
为确保2015年度双月宣传活动取得应有的效果,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局在2014年底就在全市民宗系统印发文件,对开展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工作要求,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双月宣传活动进行统一部署安排,并抓好督促检查,确保了双月宣传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双月宣传活动扎实有效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我局利用两节期间的各类总结会、年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契机,组织全市民宗系统干部、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宗教界人士等大力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八次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宪法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大家法治意识、平安创建意识、社会管理创新意识。同时,我局在门户网站上充分利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文明敬香、机关党建等专栏,大力开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和民宗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营造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节前我局领导带头深入离退休干部、少数民族困难户、宗教界代表人士当中进行慰问,嘘寒问暖,送去了新春的祝福,同时也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和安全知识的讲解提醒,确保大家度过欢乐祥和平安的新春佳节。二是重视机制建设。针对民宗领域安全管理中存在相关问题,不断建立完善安全管理新机制,强化平安建设成为我市各级民宗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我局重视开展民宗领域不稳定因素排查机制建设,不断丰富不稳定因素排查的内容和方式,推进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常态化。我局在制定和印发《杭州市民宗局关于宗教活动场所等单位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行动方案(试行)》、《杭州市民宗局重大宗教活动安全检查工作方案(试行)》两个工作预案基础上,今年2月份又制定印发了《市民宗局宗教活动场所现场值班暂行规定》(试行)等工作制度,初步构建出目标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新机制。三是强化重点时段和重大活动的安全监督检查。元旦、春节期间的安全管理始终是我市各级民宗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元旦、春节以及其他大型宗教活动期间,我市重视多层次地开展节前和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民族宗教界人士的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并做好节前和节日期间的现场巡查和安全大检查,局领导和各处室深入民宗工作第一线,从场所、消防、治安、活动、卫生等方面入手,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了民宗领域和谐稳定和正常的活动秩序。四是加强“文明敬香”活动的宣传力度。抓住正月中人流量大、香客集中、宗教活动频繁等契机,进一步强化“文明敬香”活动的宣传引导,我局指导市佛协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借助媒体大力宣传文明敬香以及取消除夕烧头香的意义,引导游客信众进一步深化文明敬香活动。春节期间,杭州市属各寺院在醒目位置张贴“文明敬香”宣传语和公告,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宣传语,发动僧人和义工主动充当“文明敬香”活动宣传引导员,推动文明敬香成为社会自觉风气。五是调动民族宗教界参与积极性。我市少数民族和宗教社团作为联系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桥梁纽带也纷纷行动起来,以多种方式自觉组织开展双月活动。市民族团结促进会组织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畅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表示要更好地履行起民族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员的职责,为全市“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多做贡献。市佛教协会通过组织学习,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政府重大决策上来,把开展双月活动与文明敬香活动、“平安寺院”建设,改革除夕夜烧头香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所属寺院充分利用横幅、墙报、板报、电子显示屏、寺内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文明敬香活动的广泛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提高广大信众对文明敬香、鲜花礼佛重要意义的认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扬。市佛教协会还加强节日期间各类安全工作大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整改,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市道教协会以创建平安寺观为抓手,认真开展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春节前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对全市道教界开展文明敬香和春香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同时该协会负责人亲自带队,走访所属道观,开展年终安全、消防、卫生大检查,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市道教张大仙庙被评为2014年度市级“平安寺观教堂”示范单位。市伊协多层次召开会议,对开展双月活动进行宣传引导,做出了工作部署。一是制定了应急疏散工作预案,提升宗教场所应急处置能力。二是与承租单位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强化安全工作主体责任。三是加强与属地消防、社区等多部门合作,创建横向联动安全工作新机制。市天主教爱国会在广泛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安全工作,抓好安全防范,加强值班安排,做到认识到位、人员力量到位和责任落实到位,起到很好的作用。市基督教两会专门邀请杭州市委党校教授作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努力提升教牧人员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市基督教两会还利用牧师讲道、会议等形式,积极配合政府在“三改一拆”工作中安抚信徒情绪,引导信众通过合法渠道理性表达诉求,充分利用创建星级宗教活动场所的契机,提升管理的软件和硬件水平,营造平安创建的良好环境。
三、深入基层,强化一线,共同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我市各区、县(市)民宗部门在接到通知后,迅速行动起来,以不同方式为抓手,推进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上城区、江干区民宗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进行集中学习,将双月活动与节前安全检查,以及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等结合起来,提升了学习质量和效果。下城区利用民族宗教界人士新春茶话会、区少数民族促进会活动等时机,集中组织了该区少数民族联络组成员和宗教界代表人士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中共省委全会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法律进团体”、“法律进场所”活动,期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了一起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经营拉面店的纠纷。拱墅区、滨江区民宗部门利用双月活动的契机,以点带面,不断深化星级场所创建工作,提升宗教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突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五普法”、“文明敬香”等工作重点,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不断提升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西湖区、萧山区、桐庐县等地民宗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施方案,延伸宣传教育到基层社区、宗教活动场所或学校,突出安全排查整治,推进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余杭区民宗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民族宗教领域组织开展2015年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的通知》,先后组织召开了镇街统战干事会议、区宗教团体负责人会议和区佛协年会工作会议,布置了平安综治的工作任务。区民宗部门及早谋划、借势而为,运用“余杭发布”、“余杭统一战线”等微博微信形式、全区门户网站、区佛教协会网站、余杭电视台、余杭广播电台、《都市快报》、《余杭晨报》等媒体广泛深度宣传文明敬香活动及春节期间寺庙开放安排计划。共计发送 “温馨提示短信”近240余万条,设置文明敬香展版160余块,悬挂120余条宣传横幅。建德、富阳、淳安、临安等地区民宗部门也都层层发动,精心组织,创设载体平台,推进双月活动深入开展,活动氛围良好。
四、主要成效
我市民宗系统通过开展双月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以下主要成效:
1.提高了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学法用法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普遍认识到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有效地调动了少数民族群众、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界人士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强了主动参与平安创建的意识。引导大家意识到“平安是福”思想观念,从而更加珍惜现有的环境,逐步树立起平安创建、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
3.促进了平安综治工作机制的进一步提高完善。通过创新,不断理顺平安综治机制工作的体制机制,促进了平安综治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力地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健康发展。
当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组织开展的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较为仓促,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的地方宣传工作方法陈旧,主题不够突出,希望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