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茶香情绵·榴籽殷殷”——转塘·石榴籽家园揭牌仪式暨高校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西湖区龙坞茶镇慈母桥村的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举行。50余位嘉宾共同参与并见证仪式。本次活动由西湖区转塘街道主办,杭州梅龙茶文化有限公司承办,浙江工业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共同协办。 
石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物。石榴果成熟后,千子环抱,行同一体,恰如中华民族紧密团结的象征。在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象喻示了我国民族多元与华夏一体的关系,饱含期待,意境深远。在5.20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本着各民族“千子同一、千房同膜”的美好愿景,为推进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的格局,“转塘·石榴籽家园”正式落户于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 活动伊始,浙大城市学院哈萨克族专职副教授赛来西·阿不都拉老师围绕场馆构建目标、馆内功能区设置、目前具备的资源、未来工作规划等方面对转塘·石榴籽文化家园做了详细的介绍,在场嘉宾移步换景,身临其境地体验了石榴籽家园。 之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立平、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馆长鲁华芳分别向到场嘉宾表达了最诚挚的欢迎并致辞。 身为转塘·石榴籽家园的一份子,赛来西·阿不都拉教授分为5个板块讲述了石榴籽家园的温暖故事,分别是“青春年少·传承篇”、“非遗文化·交织篇”、“智志双扶·留香篇”、“文化家园·共建篇”、“茶和世界·国际篇”等民族融合、团结的感人故事。同时,她又围绕场馆构建目标、馆内功能区设置、目前具备的资源、未来工作规划等方面对转塘·石榴籽家园做了详细的介绍,在场嘉宾移步换景,身临其境地体验了石榴籽家园。 为提升专业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共同发展,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晓玥、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旅游管理学院副书记杨立乾为转塘·石榴籽家园进行了“高校实践教育基地”的授牌;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市民宗局副局长钟芳源、西湖区委统战部长沈阳红、转塘街道党工委书记田建军等领导为转塘·石榴籽家园进行了揭牌,并向高校学生代表授予“中华文化传播青春使者”的荣誉称号。 各民族守望相助,紧紧相抱;做好民族团结,重在交心。只有各民族真诚地“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同心协力”,才能“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来自浙江工业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蔡云龙同学现场献诗,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假如我是一颗石榴籽》,鼓舞到场各族人民维护共同的民族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持续奋斗。在诗歌朗诵的最后,现场嘉宾接受了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会展专业藏族学生达瓦次仁敬献的哈达。 
近年来,转塘街道设立“石榴籽家园”,本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成一体”的核心理念,通过“三建三促”,即建立文化平台,促进民族交流;建立合作窗口,促进民族交往;建立帮扶项目,促进民族融合的工作举措,致力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少数民族服务阵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努力奋斗。 在活动的尾声,何关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发表致辞,对转塘·石榴籽家园的落成和今后与高校合作协同发展给予了美好的祝愿,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