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公开
|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
工作信息
| >
工作动态
|
|
|
浙江余杭:“石榴红”体验线进一步深化民族文化交流
|
发布时间:
2023-
03-
20
09:
41
访问次数:
来源:
余杭区民宗局
|
|
近日,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石榴红”驿站里,来自瓶窑的侗族、苗族、土家族、壮族等20余名民族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学习制作良渚玉雕,感受千年非遗文化。 玉石蘸湿、锉刀刻磨、砂纸抛光……原本粗糙的玉料在民族同胞们手中“华丽变身”,成为精致的玉雕饰物。在现场,指导老师通过讲述良渚玉雕的历史背景与制作工艺宣传良渚文化,并实践指导民族同胞动手制作玉雕。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文明直接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余杭区瓶窑镇相关负责人说,“我们通过整合资源,积极发挥‘石榴红’驿站阵地作用,组织各民族共同参与活动,希望进一步深化民族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截至2023年2月,已组织开展相关民族活动10余场,覆盖瓶窑80%的少数民族群众。” “好的材料是好的绸伞的前提,大家可以挑选喜欢的花色和纹路。”在余杭区黄湖镇“石榴籽家园”——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内,融设计图书馆主创设计师张雷带着回族、壮族和青山同心荟会员体验学习西湖绸伞的制作。 “我是回族人,更是青山村的新村民。”张雷说,“这里有上千种中国传统材料,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特色工艺。在这里,传统工艺可以与现代设计相互碰撞,擦出全新的美学火花;新旧村民、民族与民族可以互相交流,深化融合。” 在张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与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到竹编竹刻、金属编织、榫卯工艺等材料加工制作中,村民们有了更多的绿色收入,传统工艺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青山村的山山水水令自己着迷,让自己源源不断获得灵感。我想,把这里打造成为更好的未来乡村。”对于张雷而言,融设计图书馆已不单单是为传统工艺的新生而存在,更是为传统乡村的新生而存在。 据了解,融设计图书馆是黄湖镇重要的民族阵地。在全力支持融设计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黄湖镇充分发挥回族代表张雷等同志的感染力,吸引全域少数民族群众20余位,以手工艺材料为抓手参与未来乡村、共富工坊等项目建设,开展各项体验活动,提升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辖区各民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 “石榴红”红色驿站外,鸬鸟镇第二批民族队伍集结,队伍中有回族、侗族、苗族、壮族、布依族等17名民族代表。 “近年来,我们积极挖掘红色基地教育内涵,用历史体现民族政策、再现民族互助团结,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宣传教育,让‘五个认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鸬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文化+创新”独特优势,围绕文化旅游、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优质资源,着力构建覆盖全区的“石榴红宣传教育体验线路”,民族团结共融效应不断放大,有力助推同心共富余杭样板打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