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信息公开 民族事务 宗教事务 互动交流 公共服务 机关风采 专题聚焦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事务 > 民族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7-06 16:46访问次数: 来源: 市民族宗教局

2018年5月,在市援疆指挥部的对接协调下,杭州日月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迄今共招收102名阿克苏市员工,平均月工资达4000元以上,成为我省接受新疆籍人员集中跨省务工脱贫工作的试点单位。近两年来,富阳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和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基调,坚持区街企一体联动、统筹各方协同作战,思想引领、民族融合、安全管理“三大硬核”精准施策,呈现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喜人态势,取得新疆籍集中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突出成效,获得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肯定及省委车俊书记3次批示肯定,成为公安部、中央新疆办相关工作的全国典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寓教于乐,有序推动思想引领工作。一是上好语言课。为打破语言障碍,解决交流沟通的一大难题,切实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企业与带队老师、社会公益组织沟通,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合理安排汉语教学课程。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员工汉语水平大有提高,目前都能听懂大多数汉语,大部分员工能讲汉语。二是上好学习课。在落实具体工作岗位时,充分考虑工作零基础的实际情况,尽量安排在简单容易上手的岗位。开展“传帮带”学习,由资深研究员讲解技术原理和要领,让他们充分学习逐渐适应厂区流水工作。到目前为止,新疆籍员工已全部掌握各项技能。三是上好思想课。常态化开展集体读书会,集中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新疆往事》等汉维双语书籍,企业联合街道邀请党校和富中老师,讲解新疆历史和平解放历史,突出思想引领,宣传提升维护民族团结的可贵,很好从“不了解”到“民族团结一家亲”。

二、关爱帮扶,有序推动民族交融工作。一是生活上融合。针对生活上的差异,企业安排新疆籍员工到日月村宿舍楼免费居住,积极与街道、相关部门联系,解决生活质量、消防安全、劳动保障等问题。针对新疆籍员工饮食习惯差异问题,企业尊重新疆籍员工的风俗习惯,专门开设清真食堂,特招收3名新疆籍厨师为员工准备饮食。二是工作上融合。为推动企业民族团结工作氛围,鼓励新疆籍员工努力工作,根据新疆籍员工的性格、特点,企业将新疆籍员工安排至不同车间、班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同时,企业专门为新疆籍员工增设年度优秀员工名额2个,表彰和奖励先进个人。三是文化上融合。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企业与街道及时沟通,共聚合力,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建立“4+12”的团日活动模式,即每季度组织全体新疆籍员工开展团日活动,每月度组织表现优异的新疆籍员工开展团日活动。新疆籍员工已游览龙鳞坝、富春山馆等富阳美景,逐渐融入富阳本土文化,真正实现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文化有机融合,让他们充分感受“家”的感觉;深化新疆籍人员文化交融工作,企业与街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创设具有维吾尔族民族特色的民族之家阵地,为持续推进企业用工所需,服务少数民族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管齐下,稳步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多级联动,紧守底线。企业以底线管理为基础,与街道、公安部门多级联动,企业负责人、街道干部和干警进行联合管理,为员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安全底线不突破,及时帮助解决碰到各类问题。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联合区委统战部、民宗局、街道及时沟通,相互配合,以包机的形式跨越4600多公里接回新疆籍员工,保障新疆籍员工健康返富复工。二是三位一体,全面保障。新疆籍员工来富就业前基本都是学生,企业充分尊重新疆模式,延续新疆学校原管理模式管理,上班时间手机由带队老师集中保管,确保工作安全;企业专门针对新疆籍员工生活习惯,出台《员工学习生活管理制度》、《阿克苏市员工外出管理制度》以及《阿克苏市员工作息时间表》等制度,保障生活安全;由于公司与宿舍距离较远,企业安排专人专车,定时定点接送,保障交通安全。三是自我管理,热爱集体。企业成立新疆籍青年临时团支部和管理团队临时党支部,团支部书记协助企业、带队老师的管理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和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新疆籍务工青年基本实现自我管理,极大程度上提高集体荣誉感。

近两年的工作实践,我区新疆籍集中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民族一家亲”理念扎根心底。维吾尔族青年从封闭心态、对汉文化的不了解逐步转变为开放向上、兼收并蓄的积极精神状态,对伊斯兰教教义有了更加客观清醒的认识,一致表示坚决抵制反对极端思想和暴恐行为。各民族间交往融合进一步深化,部分维吾尔族员工与其他民族青年萌发了恋爱成家的思想。二是异地扶贫成效显著。目前大部分新疆籍员工操作水平已赶上本地人,人均月工资已超过4000元,一定程度上讲,“一人来富务工带动一户全面脱贫”。三是为浙疆深化合作提供了样板。我区集中式管理、人性化服务、优质化保障的做法在阿克苏当地反响积极良好,激发了当地青年赴浙就业、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当下正处于防域外疫情和大力推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浙江用工需求大、新疆人力资源充沛,进一步深化两地人力资源合作不仅能强有力推动脱贫攻坚战,而且对于促进民族融合、从根本上消除暴恐土壤、缓解企业“用工荒”等方面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