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村地处建德市大同镇东北部,是建德市五个民族村之一。该村因桥而得名,据嘉庆二十四年碑记:“此处建有一座石拱桥,高约数长,路经此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因此而得名”。高桥村历来高度重视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坚持以党建引领、以畲族文化为特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打造“小而精、特而美”的特色村寨。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机制 以“七彩畲韵·筑梦高桥”为党建品牌,用好“党建+”工作方式,推进重大任务高质量完成。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始终以“便民、规范、高效、廉洁”为原则,升级高桥村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教育培训、生活便民、文化体育、咨询调解、农产农创、综合特色等“6+X”功能,建立了“最多反映一次”工作流程,创新性形成了高桥村“五零”工作方法,筑就村民办事创业、生活学习、文体休闲的共同家园。 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达61.45 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 
以畲族文化为特色,提升村庄品味 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做好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工作,提升高桥村文化内涵与村庄品味。建德市畲族彩带传承人雷国香老师,自发组建彩带编织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濒临失传的手法编制彩带技艺得以发扬和传承。她编织的畲族彩带被建德市博物馆非遗展厅收藏陈列。本人也荣获“第七届建德市道德模范”、2020年大同镇基层优秀宣讲员等殊荣。浙江省畲族山歌传承人雷炳虎老师,收集出版了《大同畲族民歌》集。同时成立了一支畲族民歌队,截至目前该团队赴各地演出30余场,演唱的高皇歌、敬酒歌等深受群众好评。恢复重塑了色香味俱全的畲族美食“畲韵七菜”以及畲族特色乌米饭。2019年9月《家乡至味》栏目组到我村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家乡至味》春季篇节目中,介绍了高桥村的畲族文化。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完善村游配套设施建设 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清洁乡村、垃圾分类、治违拆违和美丽庭院项目建设等为重点,积极开展特色村寨建设,先后整治关停养殖场所28处,拆除违建105处,完成了示范带建设2条,美丽庭院打造120户。2017年以来,紧抓建德市美丽乡村-特色村项目的推进这一契机,进一步完善村庄发展规划。先后完成了亮灯工程、庭院整治、游步道建设、入村口景观改造、道路“白改黑”、特色文化礼堂、畲族民俗文化展示馆等一系列村游配套设施的建设,2019年创建成AA级国家景区。 
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实现共同增收 2018年在市委统战部(民宗局)的支持下,发展畲茶园170亩,2020年实现产值150万元以上,同时有效带动农村劳动力50余人就业。利用天然茶园、果园等独特优势,成立了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土蜂养殖产业,目前拥有成员8人,养殖总量达500余箱,年产值30余万元。成功引进了传奇钓场,采用合作模式发展休闲垂钓和民宿,目前已发展名宿2家,床位20张。 
近年来,高桥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善治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杭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成功创建了建德市“进位百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