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6月21日下午,“之江问道·杭州传统文化讲堂”分别走进杭州灵隐寺和杭州基督教鼓楼堂,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讲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此次讲堂邀请了杭州佛学院副院长戒法法师、杭州市基督教协会副会长黄剑鹏牧师,结合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细细讲述端午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戒法法师以“三问”引导在场观众了解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在妙趣横生的互动中呈现中国南北地区在庆祝端午节的方式、习俗和食品等方面的异同,从“四说”的角度总结了自古以来中国人不断丰富端午节的形式与内涵,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命、和谐等理念的尊重和追求。戒法法师将端午的人文精神总结提炼为四个方面: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顺应自然的和谐生态观、集体主义精神、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希望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把端午节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精神充分融入到生活中,从而使端午节成为一个富于活力和现代意义的节日。 
黄剑鹏牧师围绕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美食、端午节的习俗及端午节的思考四个方面,从历代有关端午节的著名诗词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端午节的发展由来以及吃粽子、食用“五黄”食品等端午美食,赛龙舟、挂艾叶菖蒲、戴香包、佩五线等丰富多彩传承几千年的端午习俗,描绘出不同地域的端午节“画卷”,特别指出历史文化名人——楚国士大夫屈原与端午节的渊源。 杭州宗教研究会联合市级宗教团体已举办18期“之江问道·杭州传统文化讲堂”,不断加强广大宗教界人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积累,在思想上进一步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重要性的认识,在学识上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理解,在素质上进一步强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自觉担当,持续激发宗教界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以学促讲,以讲固学”的“双通”人才培养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