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就盼着了,这是大家一年一度的节日!”11月9日下午,杭州长寿桥小学多功能厅内人声鼎沸,节日氛围浓厚。居民们身着旗袍、马褂、长衫等民族传统服饰,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由拱墅区民宗局、共富办指导,天水街道延安新村社区主办的第19届满族颁金节文艺汇演活动。 
活动伊始,舞台上身着华丽民族服饰的演员们翩然起舞,用悠扬的歌声与曼妙的舞姿为观众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来自杭州双艺艺术学校、长寿桥小学、延安新村社区民族艺术团、天水街道残疾人之家以及萤火虫艺术团等多个团体的表演者纷纷登台亮相,带来了民族歌舞、民族服饰show、京剧、小提琴等一系列节目。这些节目不仅充分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情歌颂了祖国的壮美山河,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的民族美食品鉴互动环节,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 
在杭州核心城区的一个街道社区,为何会连续近二十年举办满族颁金节活动呢?这背后离不开天水街道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工作底蕴。作为杭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繁荣的原点,这里串联起大运河和西湖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坐拥全国顶流的武林商圈“C位”,被誉为“城市的眼、杭州的心”。依托大运河的开凿,这里文脉悠长、商脉兴旺,各族儿女在此汇集,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交融现象。以延安新村社区为例,早在元朝时期,蒙、回等少数民族就相继迁居而来。1925年,满族同胞更是将居住地改名为“十八间”(如今百井坊巷区域),吸引了更多民族人士聚居。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多民族共为唇齿的特色民风,延续至今。 早在2005年,天水街道就兴建了浙江省首个“社区少数民族馆”。随后,在居民的倡议下,延安新村社区满族颁金节拉开帷幕,经过二十载发展,已成为全体居民共同的节日。这一颇具特色的民族活动不仅是天水街道的一张“金名片”,更成为了各族居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联谊交流、促进睦邻友好的重要载体。(拱墅区民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