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以下简称:市民族宗教局)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强化法治理念,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升执法效能,为高质量打造“两个城市之窗”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坚持成果导向,推动普法工作实中出彩。一是普法矩阵更加完善。总结提炼近年来我市民族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已有成果,创新提出民族宗教领域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六大举措”,全力打造立体化“普法矩阵”,让普法“走新”更“入心”。经验做法被选为浙江省法治素养工作指导案例。二是主题活动亮点纷呈。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成功举办了“之江同心·与法同行”杭州市民族宗教普法工作推进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杭州市民族宗教领域法治文化书法篆刻展,承办“道中华”良渚行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活动等,形成了声势,扩大了影响。三是宣讲团建设富有成效。深化拓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团,着力在优化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上下功夫,我市民族宗教普法“金名片”持续擦亮。2024年,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团进高校、进机关、进场所等开展宣讲216场次,直接受众2.1万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二)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执法质量稳中有升。一是持续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在专题调研基础上,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发《关于建立宗教领域划转事项监管与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有效解决民宗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规范衔接问题,使宗教领域执法更加高效。指导区(县、市)不断加大宗教领域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取得一定震慑效应。二是持续优化执法队伍建设。举办全市民族宗教事务依法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省民宗委、市司法局等组织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树牢法治思维。组织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参与率、合格率连续多年均为100%。三是持续规范执法行为。召开全市民宗系统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暨业务培训会,联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赴余杭区、萧山区开展专项行政执法检查,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四是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治理。深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1+6”工作机制,有效处置涉宗教网络违法违规信息。依法打击处置非法宗教活动,依法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事件,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三)坚持服务导向,推动依法履职提质增效。一是完善法律服务供给。针对民族宗教界法律需求,探索尝试法律服务供给新路径,联合市司法局成立“法润民宗”律师志愿服务团,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依法维护我市民族宗教界正当权益。成立以来,服务团作用已逐步显现。二是着力优化行政决策。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办法,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制度,有效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专业作用,确保各项决策合法合规、科学有效。全年受理、审核行政许可5件,审核合同11件。三是全面落实“互联网+监管”。编制年度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年度抽查计划,依托“掌上执法”“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等应用,严格落实“综合查一次”“亮码检查”。2024年,我局共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4次,跨部门联合监管率达75%。
(四)坚持民意导向,推动权力运行公正透明。一是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加强局门户网站和“杭州民族宗教”微信公众号建设,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回应关切,确保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按规定做好依申请公开。2024年,主动发布各类信息2460条,发布政策解读1项,答复依申请公开6件。二是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畅通民意诉求办理渠道,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行业监管,推动源头治理,促进矛盾化解。2024年,妥善处置信访358件。三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积极承办、会办省市“两会”代表建议、委员提案。2024年,按时办复民族宗教类建议、提案5件,各项满意率均为100%。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执法能力仍需加强。虽然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目前民宗系统干部的执法能力有明显提升,但距离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有效运用政策法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不足。二是执法规范仍需加强。执法案卷不规范的现象仍有发生,与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协作配合机制需要进一步磨合巩固。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人坚持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带头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动法治政府高标准建设与民族宗教高质量发展相互融合、共同提升。一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示范引领。健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继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年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带头推动领导干部做到学思用结合,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学法用法常态化。2024年,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等专题学法9次。二是在谋划落实法治建设任务上示范引领。坚持把法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研究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任务清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同部署、同推进,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法治建设落实落细。主持召开年度述职述法会议,全年定期听取法治建设情况10次,专题研究法治工作议题2次。三是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民族宗教工作上示范引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共同决策,全年主持召开党组会议20次,主动研究探索民族宗教领域难点堵点问题,依法推进杭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宗教中国化等各项工作,确保民族宗教事务始终运行在法治轨道上。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民族宗教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激发动力、以担当务求实效、以整改促进提升,为高质量实施“一三五”工程保驾护航。
1、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依法决策、年终述法等工作,增强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治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聚焦法治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等决策制度机制,力求精准施策、依法行政。
2、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出彩添彩。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作为培训必修课,推动宣讲(分)团有力有效发挥作用。组织金牌讲师、优秀课件评选活动,调动热情、提升质量,持续擦亮宣讲(分)团特色品牌。制作普法需求清单,推动宣讲力量下沉,实现精准普法、靶向普法。
3、推动综合执法改革走深走实。继续加大行政检查力度,组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执法、专项执法,及时纠治违法违规问题。规范用好行政指导等有效方法,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4、推动民族宗教事务治理善作善成。探索建立“31X”基层宗教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民间信仰场所规范管理专项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互联网宗教信息违规问题分类处置流程,持续深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配合省、市人大开展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的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