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对构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党政干部队伍、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宗教学研究队伍,是做好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重要主体。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国之大者”,按照“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民宗显担当”要求,健全完善宗教工作“三支队伍”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凝心聚力,齐心协力,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在浙江走深走实,团结引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和智慧。
一、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委始终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亲自调研指导宗教工作,走访看望宗教工作干部,主持召开宗教界人士座谈会,听取宗教领域专家意见建议,切实把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作为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战工作和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不断谱写浙江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新篇章。2022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纳入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中整体布局统筹推进。2023年12月,浙江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民宗委联合印发《浙江省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2024-2026年)的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2024年以来,浙江率先实施新一轮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26年底前,在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上,实现分管宗教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宗教工作干部全覆盖轮训;在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上,实现推选30名左右优秀教职人员报考宗教界人士研究生班、培养百名宗教界“双通”人才、实施“千人”宗教院校毕业生留浙计划和千名教职人员学历提升工程、开展万名教职人员五年轮训;在宗教学研究队伍建设上,培育10家左右宗教工作研究机构或智库,培养百人宗教学研究队伍,培育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梯队。
二、健全宗教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先行
浙江是全国宗教工作的重点省份之一,各宗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处在抵御境外渗透的前沿,这就要求我们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宗教工作“三支队伍”的工作优势和效能,系统推进宗教中国化和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
一是实行“五个纳入”,健全宗教工作体制机制。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巡视巡察重点事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评价考核体系、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内容等。制定实施以宗教工作为重要内容的市县乡书记统战工作责任清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大任务清单,全面落实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全省293个宗教工作重点乡镇(街道)建立民宗所,所有宗教活动场所“三人驻堂小组”实现全覆盖。
二是坚持“系统集成”,构建宗教事务治理格局。发挥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优势,深化基层宗教事务综合改革,系统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聚焦推进宗教中国化、强化涉宗风险防控、高效治理互联网宗教、全面推动从严治教等宗教事务治理的重大需求,迭代升级“之江同心·宗教智治在线”重大应用,实现全省宗教活动场所覆盖率100%,形成各方共同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新格局。
三是坚持“内涵式发展”,深化宗教院校改革。构建以《关于加强宗教院校工作的意见》为统领,《浙江省宗教院校管理办法》《宗教界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等配套支撑的“ 1+N”政策体系,每年安排补助资金1040万、宗教中国化专项资金500万,支持宗教团体办好宗教院校。加强校际合作,建立浙江省宗教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中心,先后选派34名高校专任教师承担宗教院校17门公共课教学,组织编撰思政课教辅用书3部。注重宗教院校内涵式发展,建立教育督导制度。推广“智慧院校”建设,探索双学历教育、同等学力课程学习,开展宗教中国化课题研究,加强学术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建设,把院校打造成为培养爱国宗教后备人才、正确阐释宗教教义、培训在职宗教教职人员的重要基地;支持宗教院校和省内高校合作办学,打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梵呗等一批宗教院校优势专业,着力培养文化、艺术、外语、数字化等各类人才,成为推动宗教中国化的骨干力量。2024年6月,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在全国宗教中国化研讨会上作了《推进宗教院校内涵式发展,加强“双通”宗教人才培养》的交流发言。
三、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优势作用,齐心协力做好浙江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浙江历来注重发挥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完善育才体系,构建励才机制,强化人才支撑,为继续做好浙江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发挥党政干部善统善导的工作效能。立足大统战工作格局,全面实施民宗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开展青年干部每周一讲等“五个一”活动,落实年轻干部成长导师制,大力培养“会思、会写、会讲、会干”的“四会”干部,提升干部“导”的能力。大力推行“专班+团队”工作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在数字化改革、除险保安、专项整治、争先进位、世界佛教论坛等工作专班中各尽其才,在实践中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于担责。
二是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表率作用。全面实施“正信正行”引领行动,支持宗教界持续深入开展“三爱”“五史”主题教育、红色教育“五百”行动、“五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支持宗教界落实新修订的宗教中国化五年规划纲要,积极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宗教经典教义的深度融合,持续深入开展宗教中国化场所建设,广泛开展“之江问道”讲经讲道、“金牌讲师”基层巡讲等活动。指导宗教界落实全面从严治教的实施方案,构建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院校学生“三个”全链条管理机制。实施“青蓝接力”工程,对应政治、文化、修持和事业传承等四条标准,动态管理宗教界后备人才库。
三是发挥宗教学研究队伍的参谋效能。支持首批9家浙江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基地、3家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推进宗教工作“政、教、学”三界协同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近年来,浙江宗教学研究队伍深度参与全省统战民宗部门重大课题及成果转化,共同完成宗教中国化场所指标体系、宗教活动场所建筑中国化指南、生态寺院建设规范等一批成果,创办浙江宗教界“双通”人才研修班,首届43名学员已于2024年7月顺利毕业,其中24名学员走上省、市宗教团体领导班子岗位,探索形成目标引领、文教融合、学训并重、多元共育的“双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