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淳安县鸠坑乡展开了一场融合生态守护与民族团结的护水行动。鸠坑石榴红志愿服务队成员踊跃参与,来自四川巴塘的藏族小伙曲勉也投身其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山水共护”的民族情谊。 晨光微露,淳安县鸠坑乡的湖岸线上,一抹志愿红和志愿蓝格外醒目。曲勉和大家拿着垃圾袋、夹子,沿着湖岸仔细清理垃圾。他穿梭在草丛中,捡起隐藏的塑料袋,打捞漂浮的饮料瓶,连角落里的玻璃碎片也不放过。“我的家乡巴塘有雪山草原,生态同样需要守护。”曲勉谈及参与初衷时目光清亮,“虽然这里与我的家乡相隔千里,但守护青山绿水的心没有距离,我想为这片美丽的湖泊做点实事。 
行动中,曲勉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他向村民分享藏族生态观:“在我们的文化里,山水都有灵性,煨桑是对自然的感恩,转山是对山川的敬畏。”他讲述藏民“取之有度”的生存智慧,强调不滥采资源、不破坏平衡的传统。这些浸润着天人合一思想的理念,让村民深受启发。“以前觉得环保是任务,现在明白是文化传承。”一位村民感慨,“就像藏族同胞守护雪山,我们守护千岛湖,都是对家园的热爱。” 这场护水行动,是淳安县以生态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缩影。当地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目标,将“四个与共”理念融入实践。曲勉与村民共同劳动的场景,恰似雪山与湖畔的对话——当藏汉群众的双手共同清理垃圾,当高原生态智慧与江南环保实践碰撞,“五个认同”的种子已在共同守护中发芽。 “巴塘的溪流与千岛湖的湖水,都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宝藏。”曲勉的话语道出跨越地域的共识。这场行动超越了环境治理的范畴,成为民族团结的课堂: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生态保护中交融,共同的家国情怀在此凝聚。 从川西高原到江南水乡,地理距离挡不住守护生态的初心;从藏族青年到汉族村民,民族差异隔不开团结奋进的力量。淳安县将以此次行动为起点,通过文化交流、生态实践等形式,让各民族在共护绿水青山中深化认同、凝聚合力,续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