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为“小候鸟班”的孩子们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话团结·非遗润童心”主题体验课。活动特别邀请少数民族家长代表王新知现场传授剪纸技艺,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寓于生动有趣的实践教学之中,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亮丽色彩。

课堂上,王新知向孩子们娓娓道来非遗剪纸的悠久历史、基本技法,并重点展示了富有特色的回族剪纸图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剪纸艺术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承载着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百花园中璀璨的一朵。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手持剪刀,对照着精心准备的图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随着剪刀在彩纸间灵巧穿梭,一幅幅形态生动、寓意美好的剪纸作品跃然眼前。创作过程中,孩子们自发结成互助小组,遇到折纸不齐时,身边的小伙伴立刻伸出援手;剪得好的孩子,则主动分享经验,现场洋溢着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 作为“小候鸟班”的受益者,王新知的孩子戴睿已连续两年参加该活动。“去年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开班前我就盼着能再见到小伙伴们和老师们!”戴睿开心地说道。对于像王新知这样工作繁忙的家长而言,暑期孩子的看护曾是一个现实难题。街道连续两年开办的“小候鸟班”,不仅有效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让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多元兴趣,真切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包容。

此次非遗剪纸体验课,是区民宗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课堂的生动实践,也是促进辖区各族少年儿童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载体。下一步,区民宗局将持续聚焦各族群众的关切,精准对接需求,联合属地街道不断优化提升“小候鸟班”等惠民项目的课程设置与服务品质。通过更多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活动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深植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的种子,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与细心的培育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基层力量。
|